聚財付刷卡機
網上關于聚財付刷卡機,中國通信運營商如何在聚合支付中爭得頭把交椅的刷卡知識比較多,也有關于聚財付刷卡機的問題,今天第一pos網(www.yadikedp.com)為大家整理刷卡常見知識,未來的我們終成一代卡神。
本文目錄一覽:
1、聚財付刷卡機
2、收款碼有哪些?
聚財付刷卡機
一、何為聚合支付聚合支付也被稱為“第四方支付”,是繼第三方支付之后的又一種支付方式,也被稱為融合支付。聚合支付介于商戶和第三方支付中,通過實體工具、APP以及網站等渠道聚合多家合作銀行、第三方支付平臺及其他服務商的API接口等支付工具,從而為B端商戶提供在線支付綜合解決方案。因為聚合支付能夠很好的解決為商戶所面臨的支付方式雜多以及商戶對賬困難等問題,在聚合支付業務推出后,在市場上得到快速發展。
對于聚合支付的理解除上文提及的概念之外,還可以從業務類型、渠道模式、收費模式、支付場景以及盈利模式等幾個角度來理解。
目前就聚合支付的業務類型而言,可以從服務對象、商業模式以及發展模式三個維度進行理解。首先,從服務對象維度可分為線上和線下兩種業務類型。其其次,從商業模式維度可分為以支付工具為主的初級商業模式和以綜合金融服務為主的進階商業模式。再次,從發展模式維度可分為平臺租用模式即SaaS模式和流量分成模式即支付代理商模式。就聚合支付的渠道模式而言,目前聚合支付采取代理招商模式以及直銷+代理招商模式兩種,并且在市(縣)級采取的是不限定代理商的方式。之所以沒有采用直銷方式,主要是因為直銷地推成本過高,同時對標目前美團、餓了么等渠道模式可發現,純直銷模式仍舊不是這些品牌推廣的主要方式。
就聚合支付的收費模式而言,聚合支付的大部分服務商沒有收取保證金,其收費主要是技術服務費用、代理費以及硬件采購費。
就聚合支付的支付場景而言,董姝圓(2017)認為,聚合支付產品主要集合了支付寶、微信支付、Apple Pay、京東、百度、銀聯等多家機構的交易通道,涵蓋了APP支付、客戶主掃支付、客戶被掃支付以及銀行卡刷卡四種支付場景,涉及到聚合技術服務商、收單機構、網絡支付機構、發卡行等多個市場主體。
就聚合支付的盈利模式而言,絕大部分聚合支付服務商的盈利源于分潤收益,未來盈利模式會向支付+延伸,并有可能朝著應用商店平臺這個方向發展。
二、聚合支付行業發展現狀聚合支付市場規模和第三方支付移動支付的市場規模呈高度正相關,當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達到一定規模之后,聚合支付會有長足發展,因此本文首先要研判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現狀,然后再分析聚合支付市場,進而對于聚合支付市場有更加清晰且全面的認識。
(一)第三方移動支付:科技正在將世界拉平 人群滲透已達普及程度
根據易觀的報告顯示[1],中國第三方支付移動支付市場交易規模從2017年到2018年第一季度不斷增長,截止到2018年第一季度達到40萬億規模,其增長率為6.99%。
圖1 2017Q1-2018Q1中國第三方支付移動支付市場交易規模
同時根據益普索《2018上半年第三方移動支付用戶研究報告》的數據[2](圖1和圖2)可得知,目前隨著科技的進步以及智能手機的普及使得第三方移動支付在一二三線城市的滲透率差距已經消失;同時截止到2018年上半年,我國的第三方移動支付用戶已達到8.9億人,其中16-59歲的用戶規模達到7.2億。第三方移動支付的市場規模和滲透率在經過一段時間發展后,聚合支付會伴隨著第三方移動支付的發展而得以迅速發展。
圖2 2018年 第三方移動支付在網民中的滲透率
圖3 2018年 第三方移動支付用戶規模(億)
(二)聚合支付市場現狀:呈現碎片化,聚合支付市場不可能“一家獨大”
目前,絕對大部分咨詢機構未對聚合支付市場的現狀進行報告輸出,艾媒咨詢的報告中對聚合支付的Ping++、盒子支付、哆啦寶、錢方好近、普付寶以及收錢吧六個品牌進行了三梯隊劃分。但所納入的品牌較少,且未能從市場份額等量化角度進行衡量,故該等級評定不能全面的體現聚合支付整體市場現狀。
表1 艾媒咨詢對于聚合支付品牌的等級評定
由于聚合支付具有天生的排他性,即商戶在使用一家聚合支付品牌后一般情況下不會同時另外一家品牌,這也就使得市場滲透率和市場份額幾乎可以對等。作者對目前的聚合支付商家的市場滲透份額進行了評估,目前聚合支付品牌市場規模中,美團點評、錢方好近、收錢吧、快錢、全碼付、Ping+、掌貝、快收銀、PingPong、錢海支付、樂刷、付錢啦以及盒子支付等品牌占據了絕大部分市場份額。
從數據模型的數據來看,線下餐飲的聚合支付市場中,美團點評借助自身“流量之王”的渠道優勢在聚合支付市場具有最大的市場滲透份額,作者預測美團點評的市場份額會隨著美團市場份額的擴大而進一步擴大;錢方好近、收錢吧以及快錢的市場則不是僅限于線下餐飲,線下零售也是其主力市場;但整體而言,目前聚合支付市場呈現明顯的碎片化,一家獨大的現象短期內不會形成,也為其他資本進入聚合支付提供了良好的市場環境。
圖4 聚合支付品牌用戶市場滲透份額
作者根據聚合支付品牌市場滲透份額以及各聚合支付品牌的支付渠道數量、費率、業務范圍、科技能力以及運營規模等因素進行綜合評價,從而得出圖5 聚合支付市場-能力視圖,更加直觀的研判目前聚合支付市場現狀。
圖5 聚合支付市場-能力視圖
從圖5可以看出市場份額較大的幾家品牌在產品能力上也處于高位。
美團點評依靠自身強大的客戶流量,無論是產品能力還是市場空間均在各個聚合支付品牌中位居第一位;錢方好近、收錢吧、付錢拉、Ping++、快錢、商米、掌貝、樂刷、聯動優勢以及快收銀均因為良好的產品能力和市場份額占據第一象限;而盒子支付、錢海支付、哆啦寶、Paymax、校園安心付以及BeeCloud因為市場份額不足但因為自身具有良好的產品能力位居第二象限;愛貝、祥付寶、訊聯數據、銀客多、聚財通、PingPong、利楚掃唄以及優聚財,因為自身建立時間或者是因為聚焦領域和范圍影響其市場份額又或者是受自身科技投入不足等因素的影響,所以位居第三象限;此次數據模型中未發現,產品能力較低但市場份額較大的品牌,這也驗證了目前科技能力和市場份額呈正相關的假說,這也給各個聚合支付品牌指明了方向:不斷提升自身科技投入,進而提升產品能力,從而獲得用戶信賴,爭取更大市場份額。
同時,根據內部數據得到聚合支付熱力圖,從圖中可以得知目前廣東、北京、山東、浙江、上海等城市的聚合支付市場熱力較強,這與經濟發達程度、人口密度等均存在正相關。這個也很好的提示各大聚合支付品牌應多關注經濟發達地區和人口密度較大區域市場,尤其對于一些中小型聚合支付品牌,在市場推廣過程中應充分衡量經濟發達和人口密度,從而更好地發揮最大效益。
圖6 聚合支付熱力圖
三、運營商在聚合支付市場的應對策略中國三大運營商對于支付市場均有布局,三大運營商的品牌分別為:中國電信的翼支付、中國聯通的沃支付和中國移動的和包支付。
天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依托母公司中國電信集團的資金和用戶優勢,通過金融牌照布局、強化資本運作、引進創新機制等措施,向打造全牌照平臺而進發。聯通支付有限公司對于金融服務板塊的定位是以服務聯通主業需求為核心,圍繞“一降三增”,開展金融業務運營,推動金融和投融盤相結合,發展產業鏈金融,從而創新支付產品。中移電子商務公司依托母公司中國移動集團資金充足、用戶基礎大優勢,基本形成了支付、理財、融資三大業務板塊、NFC支付業務為其特色。三大運營商在第三方支付上仍舊大有可為,但相較于BATJ等互聯網企業而言,翼支付差強人意、沃支付猶豫不前、和包支付“力有余而心不足”。坐擁中國13億龐大流量(根據三家運營商2018年第一季度公布的數據顯示,移動用戶數上,電信、聯通和移動分別為2.65億、2.94億和8.99億;4G用戶數上,三家分別為2.00億、19.4億和6.72億)的通信運營商竟然在支付領域未能利用自身優勢迅速發展,實在令人惋惜。根據益普索關于第三方移動支付用戶滲透率的數據來看,三家運營商僅有翼支付一家上榜。
圖7 2018年上半年第三方移動支付用戶滲透率
進入第三方支付行業,首先要解決的就是流量問題,三家運營商也不例外。回看三家運營商旗下支付品牌發展之路不難發現,無論是翼支付的紅包、移動的和包NFC,還是沃支付的聯合營銷,都是為了增加流量。聚合支付作為未來支付方式的趨勢,其作為增加流量工具的功能不言而喻。
結合運營商自身的天然流量(各自數以億計的通信用戶)、優良的渠道(三大運營商各省市縣成層次化的渠道體系)、充沛資金流(三大運營商充足的現金流)以及較為先進的IT能力,三大運營商在聚合支付市場應大有可為。但如何更好的在聚合支付市場發力呢?可參考以下幾點。
第一.聚焦自身渠道,充分吃透自有廳、專營店、獨立店以及連鎖店
三大運營商目前,對于自有廳、專營店、獨立店以及連鎖店的支付渠道未能進行完全滲透,部分營業廳甚至未接入自家支付方式,比如中國電信的某些省份的自有營業廳沒有接入旗下翼支付,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也有類似情況。運營商應重視自身渠道的全方位滲透,充分做好自身渠道建設,這也是為其他渠道拓展打下堅實基礎。
第二.聚焦行業,不要一開始就泛行業開展聚合支付
三大運營商結合自身的發展特點以及省公司的發展優勢進行綜合評定之后,可選取優勢行業進行突破和發展。例如,翼支付可選取線下商超零售作為其主要突破行業,線下餐飲作為輔助;和包支付可選取線下餐飲和娛樂作為主要突破行業,娛樂場所內消費為輔助;沃支付可選取線上消費類作為主要突破行業。
第三.多支付場景融合,多支付場景互通
隨著二維碼、NFC近場等移動智能支付方式的普及,移動支付已逐漸從購物領域向多元化領域挺進,未來無論是水煤電繳費的公共繳費領域還是公交地鐵、占道停車等民用場景都是聚合支付的潛在市場,所以這就需要運營商結合自身的運營優勢通過主業聯動,進而進行整合營銷運營,多業務實現多場景互通。例如,中國移動的NFC和包支付業務可以結合公共繳費進行融合;中國電信的紅包卡業務與商戶的深層次捆綁,進而得到多場景融合、多場景互通。
第四.多金融融合,多市場滲透
支付是所有金融場景的入口。作為入口形式存在的話,聚合支付更有可能成為多金融融合的有效渠道。未來,聚合支付將有可能實現多種支付方式一筆到賬、實時對賬的方式,并且有資質的機構將不再把業務局限于傳統的支付業務。商戶流水貸、消費分期、金融理財、會員金融服務等為代表的多元化金融服務都將可能出現,從而形成聚合支付機構的多元化競爭優勢。在廣大的縣域市場以及農村市場,簡單的POS機或者軟件收付款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商戶需求。因此聚合支付的下沉趨勢已經形成,通過聚合支付的低成本優勢進攻二級地市及以下市場將會成為聚合支付今后下沉市場的發展方向。
第五.多機構互通,多產業融合
未來聚合支付絕對不止是二維碼場景這么簡單的場景聚合,目前智能終端已經成為各商家的必備終端,同時二維碼、NFC近場、IC卡揮卡等支付方式已經被整合進入聚合支付中。但是目前行業機構的互通仍舊沒有打通。未來隨著聚合支付的快速發展,整合銀行卡收單、支付寶、微信支付、游戲點卡、手機充值卡、公交一卡通及其他預付費卡的聚合支付服務將會出現,多機構的多元連通將有可能成為發展的潮流。推動聚合支付和通信產品深度融合,豐富服務客戶產品種類,這是運營今后一段時間內要面臨的考驗。運營商主業的IOT戰略應該和聚合支付業務進行整合運營,從而更好的形成優勢互補。中國電信的物聯網和翼支付的優勢互補則是未來中國電信在2B聚合支付業務發展中要值得去嘗試的方向之一;中國移動的大連接戰略與和包支付業務的深度合作進而推動聚合支付發展,也是中國移動需要去探索的方向。
資料來源:
1.董姝圓. 關于聚合支付業務的調查與思考[J]. 管理觀察. 2017(23):133-134
2.數據引自:易觀報告
3.益普索《2018上半年第三方移動支付用戶研究報告》
收款碼有哪些?
一、第三方支付公司商家收款碼
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商家收款碼大多數聚合在終端設備上,以推廣收款設備為主,是具備央行頒布的支付牌照的正規機構,比較常見的品牌有微信支付寶、拉卡拉、星驛付、美團等。
A、拉卡拉
拉卡拉成立于2005年,是國內首批獲得央行頒發牌照的第三方支付企業、國內領先的金融科技企業,專注于整合信息科技,服務線下實體,全維度為中小微商戶的經營賦能,為線下商戶提供聚合碼(Q碼、惠碼)收款服務及智能收單業務。
?
B、星驛付
最新推出的商家收款碼音箱—星POS收款音響,它屬于國通星驛付官方出品,正規一清機,有央行頒發支付牌照,獲得支付業務許可證,可謂有資質有證件的二維收款碼云音箱,是絕對安全可靠有保障的。
二、聚合支付商家收款碼
主流的商家收款碼均是來自第四方聚合支付公司的產品,聚合商家收款碼重在商戶服務(增值服務),專注于為商戶解決收款難問題,常見的品牌有收錢吧、掃唄、付唄等。
?
A、收錢吧
收錢吧在線下聚合支付領域算是龍頭的位置,收錢吧成立于2013年,現已成為國內領先的數字化門店綜合服務商。為商家提供專業的移動支付收款、營銷管理軟件、廣告、供應鏈、共享充電寶、商家社區等多種服務,全方位解決線下商家的開店需求。
目前,收錢吧服務網絡已經覆蓋中國境內660個城市(含香港),服務400萬線下實體商家,從夫妻店到國際連鎖品牌,收錢吧的身影遍布大江南北,深入大街小巷。開創了中國移動支付市場“一站式收款”時代,并成功研發了“收錢吧掃碼王”等全場景智能收款設備,產品獲得多項國家專利。
?
三、銀行商家收款碼
為了攬儲,將商家資金截流到銀行體系,各大商業銀行陸陸續續都推出了商家收款碼,更是加碼補貼力度,打開市場。市面上比較常見的農行掃碼付收款碼、工行e支付收款碼、建行收款碼、中行來聚財二維碼等等。
以上就是關于聚財付刷卡機,中國通信運營商如何在聚合支付中爭得頭把交椅的知識,后面我們會繼續為大家整理關于聚財付刷卡機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轉載請帶上網址:http://www.yadikedp.com/shuaka/15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