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第三方刷卡機會不會觸犯法律
網上關于銷售第三方刷卡機會不會觸犯法律的刷卡知識比較多,也有關于銷售第三方刷卡機會不會觸犯法律的問題,今天第一pos網(www.yadikedp.com)為大家整理刷卡常見知識,未來的我們終成一代卡神。
本文目錄一覽:
銷售第三方刷卡機會不會觸犯法律
餐飲消費卻收到超市賬單,套現、切機頻出,鏈條上的各方為了利益各行其道——
互聯網支付,POS機刷卡,超市多用途預付卡……這些有關第三方支付的交易方式,早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的常態。然而,近幾年來,各種“障眼法”的頻頻出現,既擾亂了市場,也讓人們直呼看不懂。
以我省為例,官方認可并取得運營資質的第三方支付機構有25家,而實際開展業務運營的卻遠不止這個數字。套現、套碼、切機等亂象叢生,嚴重破壞市場秩序,損害了原收單行、發卡行、銀聯等相關方的利益,更給商戶、持卡人、收單行帶來風險隱患。
面對如此亂象,監管方在鐵腕整治的同時,也在尋求治本之道。
套現套碼切機亂象叢生
所謂第三方支付,就是一些和產品所在國家以及國外各大銀行簽約、并具備一定實力和信譽保障的第三方獨立機構提供的交易支持平臺。人們生活中常見的,有以支付寶、財付通為代表的互聯網支付,以傳統POS機收單為代表的銀行卡收單業務,超市發放的集購物、餐飲、娛樂等為一體的多用途預付卡,以及手機移動支付等新方式。
最近,太原市民王剛使用POS機刷卡時,就“刷”出一件蹊蹺事。
他和朋友在親賢街一家紅酒品鑒會所聚會,總共消費600多元,使用商家提供的POS機刷卡,在小票上簽字時王剛發現,賬單顯示的明細竟是在外地的一家超市買了日用品,只有金額和時間是對的。究其原因,該會所服務員以老板不在為由推諉過去。王剛隨后撥打銀行客服電話,銀行方面表示,他很可能是遭遇了套碼的刷卡手段,套用了商戶類別代碼以享受低手續費率。
這樣的情況并非個例,記者從中國銀聯山西分公司了解到,今年前8月省內POS機交易額同比增長三成以上,但交易量快速增長的同時,銀聯監控到的異常現象也在增加,最常見的就是套碼。該公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負責人表示,銀聯數據來源于第三方支付機構,收單機構給銀聯提供什么信息,銀聯就給發卡銀行提供什么信息。
“沒有利益,誰會搞這些把戲?”這位負責人說,去年2月起,銀行卡刷卡手續費執行新標準,餐飲娛樂類最高,為1.25%,百貨等一般商戶為0.78%,超市、加油站等為0.38%,發卡銀行、收單機構、銀聯三者7∶2∶1的分成比例。套碼就是“以大套小”,以費率最低的超市名義申請入網,拿到0.38%的費率,然后在飯店或娛樂場所使用。“伎倆很簡單,餐廳正常刷卡手續費率為1.25%,消費者刷卡100元,餐廳要支付1.25元的手續費。假如違規第三方支付收單機構以0.5%的刷卡手續費率誘惑餐廳老板,二者達成協議,違規機構會把享受0.38%刷卡費率的超市POS機拿來給餐廳使用,0.5%與0.38%的差率就是收單機構的收益。如果鬧好了,中間最高能有0.87%的差率。”
此外,違規機構還通過批量造假申請營業執照、套現、切機等方式違規獲利。
“切機是最惡心的一種手段,前兩天就有太原商戶遇到這種情況。”這位負責人講述,違規機構為了搶占市場份額,以免費降低扣率為誘餌,勸說商戶升級POS機,然后偷偷更換軟件,商戶的設備上依然打著正規收單機構的名字,但實際收單機構卻發生改變,導致商戶的資金沉淀在違規機構賬戶上。一旦違規機構出現資金周轉困難、債務糾紛等情況,商戶資金很難保障。
人行太原中心支行支付結算處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山西從事第三方支付業務,需要獲得許可證或向本地人行備案。我省取得 《支付業務許可證》的法人支付機構,以及向本地人行備案的非法人支付機構有25家,而實際開展業務運營的卻遠不止這個數字,“太多了,說不清,也不好說。”
監管和立法需補缺
“前兩年跑太快了,現在恐怕該踩剎車了。”
談到目前行業現狀,山西世雨集團旗下上海酒晨第三方支付機構連付寶技術總監張亞峰表示,收單市場是薄利行業,市場放開后,一下子涌入眾多非金融機構,相關監管措施還沒來得及到位,容易誘發市場混亂。進一步加強監管與引導,出臺新的銀行卡刷卡手續費價格體系已非常必要。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確認違規商戶46936戶,占活動商戶的5.84%,與去年年底相比,違規商戶的增長已翻3倍。而在46萬違規商戶中,有77%來自第三方支付機構,其余來自銀行類機構。山西第三方支付機構也是魚龍混雜,市場運作不統一,一些不法機構以招代理賺取利益。
“找不到可持續的盈利模式,一些機構就會鋌而走險。”在張亞峰看來,造成亂象的主要原因是目前的定價機制存在一定問題。
他認為,定價機制應該平衡商戶、持卡人、第三方的利益。目前市場上普遍的聲音是,7∶2∶1的利益分配機制是基于銀行卡發卡量不大的前提下制定的,現在銀行發卡量已趨于飽和,而第三方支付機構2的分配比例已不能滿足其運營成本,收單方才應該是利益鏈條中需要傾斜的一端。“其實,沒有人愿意做違規的事,都是為競爭所逼。比如刷卡手續費率1.25%的商戶,套碼套到0.78%,同行知道了,也要拿到0.78%,為了競爭,機構就只能奔著0.38%去。”
另一方面,由于行業監管滯后,整個支付環境讓支付鏈條上的各方都有難處。
“有人公然在街頭散發POS機套現的小廣告,上面還印著銀聯的標識。銀聯只是發卡機構,搭建平臺實現跨行交易,從不賣刷卡機。”中國銀聯山西分公司工作人員表示,第三方支付機構違規,發改委、銀聯沒有執法權,不正當競爭行為又涉及工商部門,職責不清。目前,支付行業的具體監管標準和細則仍未出臺,這就使各方對于“紅線”難以把握,因此,當務之急就是加強對行業的監管。“應以支付為著手點,推動跨部門監管協調,加快推動更高層面的法律規則建設。支付體系應該從過去的技術后臺,逐漸走向金融體系的重要位置。”
行業面臨重新洗牌
由亂到治,需要一個過程。市場化改革,是公認的破題之路。
“從市場開放角度來看,如果沒有折騰的機會,就不會熟悉行業,未來即使放開市場,民營資本也不大有熱情進入。”省社科院國際學術交流中心侯曉斌認為,亂,恰恰培育了市場主體,只有更多主體的參與,市場才能找到一個均衡點,產業整體規模才能迅速擴大。在國外相對成熟的市場上,對類似第三方支付機構的業務管理都比較嚴格,包括準入和日常動態監管,制定行業規范、完善行業自律機制等。
事實上,央行和銀聯已經出重拳規范市場。最嚴厲的處罰手段是今年4月暫停了易寶支付、隨行付等8家非金支付機構新開商戶,至今尚未恢復新開業務。對銀行卡收單市場定價體系也將重新調整,有望參照國際支付市場的定價模式,實行銀行卡交易手續費“借貸分離、統一商戶類別”,采取同一費率,消除套碼的制度溫床。
值得關注的是,央行已將有關銀行卡清算市場準入規則的方案上報國務院,該方案將明確包括線上和線下跨行交易清算規則、發卡標準、賬戶管理標準等以及申請成立卡組織的準入門檻等,有可能出現第二家乃至第三家銀聯。
“下一步,誰能捕獲用戶需求,提供更多增值服務,誰將搶占市場先機,而移動互聯網將會讓支付行業重新洗牌。”談及未來行業的發展,山西世雨集團董事長榮強認為,隨著互聯網進入深水區,單一的線上或線下業務已不能滿足企業及個人用戶的綜合需求。“而第三方支付公司最大的優勢和資產就是數據,運用大數據和云計算將用戶信用數據化、數據資產化,支付機構完全可以形成資金流和信息流的閉環。在掌握這些數據后,支付機構就能夠轉型升級,發展增值業務,包括精準營銷、余額理財等。”
本報記者 張 婷
以上就是關于銷售第三方刷卡機會不會觸犯法律的知識,后面我們會繼續為大家整理關于銷售第三方刷卡機會不會觸犯法律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轉載請帶上網址:http://www.yadikedp.com/shuakatwo/220862.html
- 上一篇:指紋刷卡機使用說明書
- 下一篇:農行電話刷卡機能對建行轉賬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