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什么時候可以用到個人刷卡機
網上關于一般什么時候可以用到個人刷卡機的刷卡知識比較多,也有關于一般什么時候可以用到個人刷卡機的問題,今天第一pos網(www.yadikedp.com)為大家整理刷卡常見知識,未來的我們終成一代卡神。
本文目錄一覽:
一般什么時候可以用到個人刷卡機
做為一個戶外旅行愛好者,你遲早有一天要去尼泊爾的。那么為什么不現在就出發呢?
那一天,我訂了兩個星期后飛往尼泊爾的機票,把跟朋友借來的戶外登山裝備塞進背包,準備前往尼泊爾中部的安娜普爾納大本營。
我想如果看了那么高的山呀,那么我在塵世間的悲苦與寂寥也不過都只是一粒沙罷了吧。
這一次的戶外旅行來得突然,地點也完全是隨意在地圖上選一個沒去過的地方來決定的。還記得以前剛開始旅行的時候,總是會在好幾個月前先訂好機票、細細安排好旅行計劃,近幾次的旅行卻一次比一次臨時,大概是對于事先預知自己會看見什么景物的旅行模式感到厭倦了,反倒對未知的冒險所帶來的感官衝擊上了癮,于是就這樣染上了說走就走的惡習。
北接我國西藏、南鄰印度的尼泊爾,是聞名世界的山之國,國土面積有四分之三全是高海拔的山地,世界十大高峰之中,有八座都在尼泊爾境內,這是因為雪白綿長的喜馬拉雅山脈西起巴基斯坦、東至不丹,中間恰好橫跨過尼泊爾,因此這里可說是聚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熱愛登山的旅人。到尼泊爾若不往山里跑,還真有點可惜。
如果說會造訪尼泊爾純粹是個巧合,那么這一回的安娜普爾納大本營徒步,更是一場美麗的意外。 原先只打算在尼泊爾悠閑地四處打發時光,卻無意間發現每年的10、11月是當地最適合登山的季節,天氣穩定、天空清朗,這下不得了,正好打算在11月前往的我,心中的山魂立刻被點燃,心想如果不趁著現在去爬,還要等到什么時候呀?哪來的明年?哪來的之后?我深知人生很多時候一別過頭就是永遠了,時光與青春也不夠長到等你,于是沒想太多,立刻便決定要去爬山。
當時的我原以為這趟旅途中最美的將會是山上的風景,直到了最后才發現,真正美的,是這一路上所遇見的人,甚比那皚皚的雪山還要令我難以忘懷。喜馬拉雅山的風景固然很美,但他們卻是喜馬拉雅山里的陽光,無怪明明一個星期可以走完的路線,一些旅游指南上卻建議花兩周好好感受山里面的文化風光,這樣美麗的地方若只能匆匆一瞥,簡直是不去也罷,太浪費了。
尼泊爾所撼動我的,是這里的人如雪山般純凈的心靈,他們也許是世界上數一數二貧窮的國家,卻擁有最富足的心靈,我從來沒有想像過世界上會有這樣一個地方,人心可以如此純樸又毫無心機,真摯、善良、真誠,從雙眼直通通地到達靈魂,至今回想起來仍舊感動得令人想流淚,那種感覺我真舍不得遺忘,回想在尼泊爾的每一天,我很肯定那是我人生至今最美麗的一段際遇,從來沒有這種愛上一個國家的感覺,以前都覺得那是矯情浮夸的旅行者才會說的話,但如今終于能明白為什么。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自己的桃花源,30歲的這一年,我似乎找到了心里的那座桃花源,因此總覺得再也無法用以前的視野去看待事物了。
其實出發前我是有點緊張的,網絡上有一些關于尼泊爾的負面新聞,落后與貧窮、毒品、搶劫強奸、人口販賣.....等等,還有人說尼泊爾的男人很好色,但實際去了之后,我才明白新聞常常是報憂不報喜的,而我們常常會藉由些許的片段斷定一件事情,忘了眼見為憑的重要,我不能否認那些社會現象的存在,但也想告訴大家,我在尼泊爾所見到的真摯遠比那些還要來得多。
旅程的最后一天晚上,我在旅店認識了一個尼泊爾朋友,向他傾訴我這趟旅途的感受。他聽了微微笑,告訴我曾經有一個很有名的登山家,來尼泊爾爬了幾十次山之后,說了一句話:尼泊爾是被神祝福的國度。他所指的被祝福,并不只是這里夢幻的大自然,還有這里總是掛著一臉微笑而真摯的人民。不曉得為什么聽到那句話的當下我突然覺得很受感動,充滿了共鳴,覺得那句話似乎解釋了我那兩週所見到的一切。
在尼泊爾的每一天都像是豐收,當我事后回想,或許這一連串看似巧合與隨機的決定,其實都是上天巧妙的安排,我想,這一趟旅程,一定是來自山神送我的一份禮物吧。
這一篇將先來為大家介紹關于尼泊爾徒步的基本信息,將以下常見的問題整理出來讓準備前往的朋友可以參考:
尼泊爾的徒步路線選擇
機票、簽證、網絡、貨幣、時差
如何申請入山證
裝備、地圖
到底要不要請向導/背夫?
山上的旅店
關于尼泊爾的徒步路線選擇
我想所有對大自然有憧景的戶外愛好者而言,若有一天能夠沿著喜馬拉雅山區步行,絕對是生命中最浪漫的一件事情,尼泊爾的登山業十分發達,無論是當日來回、或者是費時數周的徒步路線都有,選擇很多,也很受歡迎。
尼泊爾境內各個主要徒步路線,星號處為首都加德滿都。
在眾多的徒步路線中,東邊的「珠穆朗瑪峰大本營路線」(Everest base camp,簡稱EBC)是最廣為人知的,畢竟頂著世界第一高峰大本營的光環,是許多徒步愛好者的心愿清單第一名,需要費時兩周才能走完。
不過其實在尼泊爾最熱門的一條路線,是中部的安娜普爾納大環線(Annapurna circuit trekking,簡稱ACT),因為相較之下沿途較能感受到豐富的地形景觀與文化,后來半路遇見了也走過EBC的旅伴,也認為安娜普爾納的風景的確較為迷人,繞完一圈需要費時三周。
鎖定了安娜普爾納山區的我,雖然時間不夠走完大環線,但安娜普爾納山區中還有另一條安娜普爾納大本營路線(Annapurna base camp,簡稱ABC),高度4130米,只需一z周就可以走完,下山之后還可以在山腳附近的城鎮博卡拉溜噠、沿著美麗的費娃湖畔散步,于是便選擇了ABC這條路線。
外圍一大圈紅色路線就是安娜普娜大環線,我走的則是橘色箭頭的安娜普納大本營路線
屬于喜馬拉雅山脈的安娜普爾納峰群,位于尼泊爾中部,大大小小的山峰加起來一共有30余座,主峰海拔8091公尺,是世界第10高峰,在眾多的峰群之中,還有一座非常有名的「魚尾峰」(Machapuchare,或稱Fishtail),海拔6993米,因為山峰形狀像是魚尾而得名。這座魚尾峰除了形狀特別,亦被尼泊爾人視為圣山,禁止攀爬,在當地人心中有著非常特別的地位。
備注1:大本營指的是專業的登山家在登頂時的基礎營地、補給站,說穿了對他們而言就是攀登前的登山口,大約位在山腰處。像我們這種平凡人只能從山腳走到大本營,稱作大本營徒步。不過雖然說是大本營,其實海拔高度通常也不容小覷,像是珠峰大本營可是有5364米之高。
備注2:以上的時間都是中間值,時間可長可短,可以花上十天半月慢慢感受沿途風光,也遇過有個很猛的女生只花三天就走完ABC,一切端看個人體力以及打算如何享受屬于自己的徒步之旅而定。
備注3:每個路線適合的登山月份都不一樣,但整年度都可以爬山,并非只有特定幾個月可以,差別在所面對的氣候狀況、看見的風景不同。
備注4:有些路線尼泊爾政府規定一定要請向導,有些則不用,這一次的ABC是屬于可以申請自己走的路線。
機票
目前的話西安、成都、廣州、昆明以及香港,都有直飛加德滿都的航班班機。
簽證
尼泊爾采用落地簽制,必須到了加德滿都機場之后再現場填單、排隊付簽證費、接著過海關。15天以內的簽證是25美元,30天的簽證是40美元。90天的簽證是100美元。(簽證柜檯除了美元也接受日圓、泰銖等等許多幣種,可以刷卡,但是當天去的時候刷卡機壞掉,很多人只得臨時換錢)
除了機上拿的arrival card(入境卡)、機場的visa application form(落地簽申請表),還要跟機場人員拿一張stay order(停留表)填寫,一共三張。
三張表格中,其中有兩張要貼2寸的大頭照。說到大頭照,這趟去尼泊爾幾乎到處都需要用到大頭照,泰國落地簽來回2張、尼泊爾落地簽2張、入山證3張,就連申請當地sim卡按規定也要1張,還有什么我也忘了,總之最后一共用了9張大頭照,所以建議要去的朋友多洗一點大頭照帶在身上。
另外,很多人都會事先在尼泊爾政府的官網上填好落地簽申請表,再用機場的機器列印下來,因為我在網上一直填寫失敗只好放棄,沒想到到了機場后發現因為用機器的人太多了,反而得排隊,現場拿表格填寫的我反倒比較快。
網絡
尼泊爾主要的電信公司是Ncell,走在街上,你會看見有很多小店掛著Ncell的紫色招牌,隨便選一間走進去跟他說你要買sim card,店家就會幫你填資料、換sim card、開通功能,簡直跟麥當勞得來速一樣方便。(需要一張大頭照、也要出示護照)
Sim card本身只有電話功能,如需使用網絡,要另外購買上網方案,可以在買sim card的時候一起購買。(店家通常會問你要不要加買網路,總之也會幫你一起儲值好)
我當時買的是16G網(一個月內要使用完畢),sim card+網一共才1500盧比,便宜到有剩,但因為兩個星期內有一半都在山上沒信號,即使我最后瘋狂用,也只用了1.5G,早知道買5G就可以了。不過因為實在太便宜了,其實買16G也沒差。
(此價格與流量為2018年11月購買的記錄,因為我事前上網查,每個網友說的價格和流量都有些許差異,猜想是因為隨時會調整方案的緣故)。
另外可以下載Ncell的app,一換sim card之后打開這個app,就會自動檢測你使用了多少流量的網,所以不用怕不小心爆掉。
時差與國旗
尼泊爾的時間很奇妙,是GMT+5:45(,一般時差的分鐘數都是整點或半個鐘頭,例如泰國慢我們一小時、或者印度慢我們兩小時半,但尼泊爾是慢我們2小時15分鐘,據說是因為想與印度區別的緣故。
除了獨特的分鐘數以外,尼泊爾的國旗也很特別,是世界上唯一一個不是矩形形狀的國旗,而是兩個三角形連在一起的紅色旗幟,上面分別繪上日與月。
貨幣
要先換好美金,再在當地用美金換尼泊爾盧比,1美元大約可以兌換100尼泊爾盧比。
街上有很多兌幣所,隨便選一間看起來匯率正常的就可以了。(在機場搭車前往市區時可以使用美金,大約是7美元,其實很多店家也都收美金)
尼泊爾所通行的貨幣大多是紙鈔,面額從5盧比到1000盧比,原以為他們沒有硬幣,沒想到后來在博卡拉街上換錢時,尾數剛好有個零頭,那戴著眼鏡的老板特地在柜子里翻了翻,找出一枚亮晶晶的硬幣給我,讓我相當驚訝,其實1盧比真的超級小,平時也用不到,不給我也罷(在加德滿都換錢時,零頭都直接不給的),他還這么費心地找出來給我,告訴我留著作紀念,讓我有些感動,這枚硬幣因而成了我這趟旅途中獨特的小紀念品。
我想起有一天在街邊買小吃的時候,那小店的老板也是努力翻找出新鈔給我,這些微小的舉動深深觸動了我的心靈,讓我感受到他們想盡力真誠地對待人的心。
如何申請入山證
大部分的喜馬拉雅山區都屬于保護區,需要申請入山證才可以進入,可以在首都加德滿都或者是第二大城博卡拉的游客中心辦公室(Nepal Tourism Board)辦理,依照你要前往的路線去申請,填填路線計劃,馬上就可以拿到。
(如果嫌麻煩,街上有很多登山旅行社可以代辦,或者如果你有請向導他們也會幫你處理,因為我是自己去走,所以都自己來,其實很簡單)
入山證一共有兩張要申請,分別是ACAP和TIMS,雖然在同一個辦公室,但是是不同的柜臺,要先申請ACAP(有點類似保護區門票的概念),再去TIMS柜臺(登記旅客的登山計劃)。以前的費用兩張加起來一共是4000盧比,今年2018年已經調漲至5000盧比,需要3張大頭照。
表格內容都很簡單,主要就是問你徒步日期與路線計劃,以及緊急連絡資料,上面還會詢問你向導與保險的資料,如果像我一樣沒有就不用填。
在辦理入山證的時候發生了一件小插曲,從加德滿都搭乘車至山腳的博卡拉已經是下午3點多了,雖然辦公時間理應到5點,但聽說常常提早關閉,于是一下巴士趕緊火速搭計程車沖去辦公室,沒想到正值尼泊爾第二大節慶燃燈節期間,大概是都想趕緊下班回家過節,才三點半,TIMS的柜臺居然早就沒人了,ACAP的柜臺阿姨也在那邊結帳準備下班,叫我隔天早上再來辦理,但我原先預計隔天早上就出發前往登山,若是少掉一天時間會差很多,在我苦苦哀求下才讓我先辦ACAP。
但沒有另一張TIMS還是不能入山的,我頓時茫然得不知道該如何是好,想起行前曾經在網上看到過有網友是到了登山口現場辦理的,雖然價錢要雙倍,但也還在可以接受的范圍,于是便上網搜索,但用了中文和英文查詢,發現一半的網友說可以、一半的網友說不行,實在沒有結論,想起在飛機上認識了一名尼泊爾記者,請他幫忙詢問相關行業的朋友,結果對方也是給了個模稜兩可的答案,我還是不能確定到底可以不可以臨時現場申請。
最后我采用了個折衷的辦法,在隔天10點辦公室一開門立刻沖進去辦TIMS(還好前一天已經拿到ACAP省很多時間),接著無縫接軌搭乘門口的計程車直奔登山口,再由登山口轉乘吉普車抵達村莊Kimche,由Kimche開始步行。
雖然因此多花了一些車錢,也因為較晚出發,第一天只能走一小時,但起碼多少還是前進了一點,爬山也是、人生也是,就算只是向前踏了一小步,也都是一種前進,總比佇足不前來得好。
說了這么多,只是想跟大家講一句話,不要到了登山的最后一刻才在火燒屁股申請登山證!早知道在加德滿都先申請好就省去這么多五四三啦。
(事后詢問旅店,ABC有兩側的登山口,旅店人員說如果從另一側的Phedi登山口進入是可以現場辦理的,我從Birethanti這一側的登山口進入則不行,但因為每個尼泊爾人都講得不一樣,最終我還是無法確定,還請有現場辦理過的網友再不吝分享經驗)
裝備
這一次實際登山的日期是11/08至11/14,一共在山上待了七天,依照當時的季節情況來列出裝備表給大家參考。
雖然是秋高氣爽的季節,但山上十分寒冷,尤其最后在3700米的魚尾峰大本營、以及4130米的安娜普爾納大本營,氣溫可是只有3度到零下10度,保暖的衣物一定要準備好,但因為要走七天的山路,戶外裝備同時得盡量輕量化,非必要的東西通通不帶。最后實際行走時的背包負重大約是14公斤,用的是60L大小的背包,建議背包大小以及背帶一定要選舒服、適合身材的,畢竟要背著走7天的山路真的不是在開玩笑的。
(不少在尼泊爾待比較久的旅人,則是會將山上用不到的行李寄放在旅店,等到爬完山之后再回去拿,許多旅店都有提供這樣的寄物服務)
衣服:內層排汗衣*2、中層快干長袖*1、羊毛長袖*1、羊毛外套*1、薄風衣*1、沖鋒衣*1、壓縮褲*2、登山褲*1、牛仔褲、睡衣睡褲、普通T-shirt*2、普通外套*1
感想:
1. 這一次帶了應付各種場合的不同外套,通通都有用到,因為山上很冷,但徒步時很熱,所以一直穿穿脫脫的,得用洋蔥式穿著對付,夜里則得穿上全部的衣服再外加零下用睡袋才恰好夠暖,這次帶的算是很剛好。
2. 內層排汗衣帶得太少,便衣T-shirt也帶得不夠。(山上濕氣重,不要妄想洗衣服了)
襪子:防臭羊毛襪*3、普通運動襪*1、普通襪子*2
有了之前的爬山經驗,知道襪子是個很難干的鬼東西,所以抱持著絕對不要洗襪子的心態來準備,防臭的羊毛襪一雙可以穿兩天,事后覺得這樣帶很剛好,但如果可以還是希望多帶一雙會方便很多。
裝備:睡袋、護膝、護踝、遮陽帽、毛帽、魔術頭巾、手套、太陽眼鏡、保溫瓶、頭燈、凈水器
1. 頭燈沒用到,因為通常日落前就會在旅店休息了。
2. 凈水器也沒用到,原本聽說山上的水不干凈,但實際去了之后,和半路結識的旅伴喝了一星期都沒事,妥妥的。
3. 后悔沒有帶快干毛巾去,整個星期毛巾幾乎沒干過。
4. 只帶了一個500ml左右的保溫水壺,另外再現場搭配一罐寶特瓶水,身上隨時有兩罐的狀態就很剛好,每天早上出發前會先請旅店幫忙補滿水,如果半路快喝完也可以在路上找店家補水。
藥品:電解質粉*8、助眠劑、腸胃藥、止痛藥、過敏藥、護唇膏、補給食品
1. 因為每天都要走6~9個小時的山路,所以每天都有補充電解質粉,還滿實用的。
2. 原本擔心在山上要是睡不好很容易高山癥,所以就帶了助眠劑,結果我每天都是全場睡最好的一個,完全沒用到,大概是真的太累了。
3. 沒有帶高山癥的藥,沒想到在最后快速下降高度的過程中突然開始高原反應,感覺就像重感冒一樣,還好半途結識的旅伴身上有藥,吃了一顆之后20分鐘便恢復了,看來還是要準備丹木斯。
4. 很多人都有帶防曬霜,因為高山太陽輻射比較強,我是沒帶,就用太陽眼鏡和魔術頭巾、帽子遮陽。不過整趟爬山嘴唇都一直很干,還好有帶護唇膏,使用率百分百,還得放在口袋隨時拿出來擦,個人認為必帶。
5. 補給食品我是上山前在博卡拉街上隨便一間雜貨店買的,買了幾條高熱量的巧克力與堅果、餅干,都買小包裝的,在休息的時候補充,爬一週剛好吃完。(山上吃東西很方便,除了補給零食以外其他食物不用帶)
雜物:大塑料袋*4(裝臭衣服用)、濕紙巾*4、衛生紙、毛巾、手帕、相機、gopro、太陽能充電板、行動電源、一堆電池、電源轉接頭、D環*4、盥洗用品(分裝成小瓶)
1. 原本擔心在山里走到一半會沒電,跟朋友借了太陽能充電板,沒想到竟然壞了,整路白白扛上山,不過事后發現因為每天晚上在旅店都可以充電,加上手機沒網路根本也滑不了,帶個移動電源備用就很夠了。
2. 因為想減輕背包重量,鏡頭的部分我只帶一個廣角,覺得夠用。原本擔心在寒冷的地方相機會很快沒電,所以帶了3個單眼電池+4個gopro電池,結果因為爬山實在是太累了根本沒什么在拍照,備用電池幾乎都沒用到。
3. 因為在山上晚上真的是沒事干,所以行前也買了幾本電子書放在手機看,用的是「讀冊TAZZE」的app,個人覺得介面很流暢(但購書一定要用網頁買才不會卡住),之前去日本長途旅行也是用這招打發了不少時光。不過看山上很多外國人還是都帶實體書去看,一點也不嫌重。
地圖
這一次是一個人去走安娜普爾納大本營,沒有請向導、也沒有請背夫,一開始有些怕自己迷路,實際走過之后覺得路線實在是太清楚了,就那么一條路,要迷路還真有點困難,大概只有一、兩次在村莊里遇到了一些不確定的小岔路,但其實都有指標,如果真的還是不能確定,問人也可以,加上每走30分鐘至2小時就會遇到休息的tea house或是村莊,是一條可以自己走的路線。
(實際行走路線,每個箭頭為一天。)
雖然路線清楚,不過帶份地圖在身上還是很重要的,可以隨時確認自己的位置與登山進度,加德滿都或者波卡拉的街上很多地圖商店都有賣各山區的路線地圖,可以買一份帶在身上參考,也可以事前上網下載ABC的地圖照片到手機。
出發前因為擔心會迷路,所以還下載了相關軌跡記錄app,它的尼泊爾離線地圖中也有ABC的地圖路線,雖然山區手機常常沒有網,但還是可以用GPS抓到位置。
實際使用后,感覺GPS抓不到位置的情況大約是一半一半,但靠著它在某些路段也獲益不少,整體來說還是可以搭配使用的。
另外在申請入山證的時候,會附兩張簡易的地圖,其實這兩張就已經滿夠用的,其中一張還清楚標示了高度、坡度與大約步行時間,雖然不會迷路,但在走的時候因為太累了,常常會拼命拿起來看,想說到底還要走多久才會到,把它當成圣經一樣供奉,有一種安定人心的作用,哈哈。
到底要不要請向導 / 背夫?
很多人最大的疑惑,就是去尼泊爾爬山到底要不要請向導或背夫?
我是覺得請不請都各有好處,有些路線按照法規是一定要請向導的,ABC則屬于可請、可不請的路線。
如果你純粹是怕迷路,針對ABC這條路線來說,我個人覺得因為道路很清楚、沿途村莊與休息處也多,毫無疑問是可以獨自走完的路線。
請向導/背夫:可以為你講解尼泊爾當地文化與景觀、不用扛著10多公斤的背包走山路、遇到狀況時知道怎么處理、會幫你處理好住宿的問題。
自己走:可以隨時調整自己的行程,想停就停,因為是個體,比較容易認識人,想跟路上結識的新朋友一起走也可以,心態上比較不會有依賴人的想法。
畢竟是山區,這種事情還是不能開玩笑的,如果你對山不熟悉,也沒什么經驗,請個背夫或是向導絕對是有助益的,好處就是他們會幫你打點好一切,遇到的人大多都還是有請向導或背夫,或者結伴同行,很少獨行的人。我一路上遇見了很多向導和背夫,人都很有趣、也很照顧人,跟他們走應該也是挺有意思的。
而無論請不請向導、背夫,毫無疑問地,都肯定一樣累人,因為ABC并不是很輕鬆的路線。
山上的旅店
ABC路線沿途的村莊不少,旅店與餐館自然也多,吃住的問題不大,加上是聞名世界的徒步路線,雖然是鄉下,但機能頗為健全。
因為我是獨行,也不能十分明確肯定自己每天能夠走到哪里,所以都是臨時到了村莊再詢問哪間旅店有空房的。
當時最主要猶豫要不要請向導的原因,不是因為覺得自己沒辦法重裝走完ABC、或者擔心高山癥,而是擔心山上的旅店旺季容易客滿,沒有向導和背夫幫我預約,擔心沒有地方睡,后來發現只要多問幾間都還是一定有空房的,頂多就是和多人share room,也聽聞過若是真的沒有地方睡,旅店也會讓你睡大廳的情況。
為了避免找不到空房,一般會建議獨行者最好早一點落腳,大約2、3點比較保險,若是太晚的話可能房間都滿了。另外,因為越往山上走的旅店越少,可以請旅店幫忙打電話預約下一個點的旅店,每一間旅店都有山上其它旅店的聯絡方式,這是我在其中一間旅店桌上拍的:
在山上的時候,每天住宿加吃喝大約是150~200元,雖然充電、熱水、wifi、洗澡等等都要另外收費,但我也沒特別省這些費用,,偶爾還來罐啤酒或可樂,因為尼泊爾物價低,就算是山上也貴不到哪里去,每天預算200多你就可以當皇帝了。(在旅店點東西的時候都是記帳,早上退房時再一起結帳)
雖然在徒步時手機都沒訊號,不過晚上到了旅店就有wifi可以用。有些網友說山上旅店的wifi常常收不到,我自己只有遇到一間旅店wifi機壞掉不能用,其他間都很正常,就連高達3700米的MBC網絡也都很快。(其中一間旅店告訴我,wifi有時候會收不到信號,有時候又很正常,所以應該是看運氣啦)
畢竟是山區,旅店的房間算是比較簡陋一點,都沒有暖氣,廁所都還算清潔,洗澡的水也都夠熱,但通常水流很小,洗起來很不過癮,加上沒有吹風機,頭發很難干,到后面干脆不洗了(半路遇到一個女生竟然背吹風機上來,害我看了超想跟她借的),越往山上走,濕氣通常也越重,有些床鋪甚至都是濕濕冰冰的,沒辦法直接睡,一定要帶睡袋。
因為尼泊爾政府規定的緣故,每一間旅店賣的食物菜單全都一模一樣,選擇算是很豐富,從尼泊爾餃子、湯面到比薩、意大利面都有,最近因為韓國旅客多,有些雜貨店還賣起了辛拉面。
雖然說菜單都一樣,不過吃了一個星期,發現料理這東西果然還是因廚而異的,同樣的一碗湯面可以人間美味也可以地獄難吃。
以上為大家整理基本的尼泊爾行前戶外徒步攻略,希望能幫助到大家,若有想到的再上來補充,如果有什么問題也可以留言詢問。
記得在出發前,很多朋友都會問我干么一定要去那么遠的地方爬山?吃力又不討好,美麗的風景比比皆是呀!我聽了總是不知道該怎么適切地回答,老實說對于旅行成癮的人而言,沒有任何一個地方是一定要去,因為所有的地方都值得一去。
我不由得想起了Annapurna這個美麗的名稱是源自于梵語的音譯,意思是指豐收,希望走完這一趟旅程之后,我的心靈也能夠豐收。
以上就是關于一般什么時候可以用到個人刷卡機的知識,后面我們會繼續為大家整理關于一般什么時候可以用到個人刷卡機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轉載請帶上網址:http://www.yadikedp.com/shuakatwo/263017.html
- 上一篇:境外刷卡機真的好用嗎知乎
- 下一篇:刷卡機需要押金的嗎多少錢